湖北大鼓


拼音:hú běi dà gǔ

注音:ㄏㄨˊ ㄅㄟˇ ㄉㄚˋ ㄍㄨˇ

造句

湖北大鼓表演家张明智将携徒弟亮相湖北剧院。

提起湖北大鼓,大家都会想起张明智。

据新华社电“老张我今年七十整,五十年坚持学雷锋……”钟家村社区党员张晏生的一曲湖北大鼓近日在武汉市委会议中心唱响。

湖北大鼓传人推出说唱《黄陂人说话》布衣参事点赞。

此前,另一项国家级非遗“湖北大鼓”及省级非遗项目“黄陂泥塑”代表性传承人也先后走进该区前川一小、前川五小课堂进行了讲座和表演。

他自编自演作品形式多样,有小品、农村小戏、新洲快书、接口数来宝、湖北大鼓、五句半、谐剧和快板,最受欢迎的是小品和小戏。

种——湖北小曲、湖北大鼓、湖北渔鼓、湖北道情,只有湖北大鼓尚可维持,但能否很好传承下去,还是个问号。

湖北大鼓有其独特的鼓板点子,它是由鼓和板不同的打击方式组合起来的节奏型。

湖北大鼓唱词句式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兼穿插一些五字句,主腔称“四平调”。

湖北大鼓作为咱湖北特有的民间艺术,近年来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淡忘。

解释


词语解释:

曲艺的一种。清代咸丰年间由光州(今河南省潢川县)一带的大鼓传入湖北省发展而成,流行于武汉市和鄂东一带。初用鸳鸯铁板按节拍,后改用木板,并以三弦﹑二胡伴奏。基本曲调有四平调等。

引证解释:

⒈ 曲艺的一种。 清代咸丰年间由光州 (今河南省潢川县 )一带的大鼓传入湖北省发展而成,流行于武汉市和鄂东一带。初用鸳鸯铁板按节拍,后改用木板,并以三弦、二胡伴奏。基本曲调有四平调等。

网络解释:

湖北大鼓

湖北大鼓原名“鼓书”,又称“打鼓说书”、“打鼓京腔”等,是一种流行于孝感、黄冈和武汉一带的传统说唱艺术。1950年定名湖北大鼓后,在湖北省内广泛流传。2008年6月7日,湖北省武汉市、团风县联合申报的“湖北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字义分解


读音:hú

湖hú(1)(名)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水。(2)(名)指湖州:~笔|~绉。(3)(名)指湖南、湖北:~广。

读音:běi

[ běi ]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读音:dà,dài[ dà ]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读音:gǔ

鼓gǔ(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