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施北宋


拼音:nán shī běi sòng

注音:ㄋㄢˊ ㄕ ㄅㄟˇ ㄙㄨㄥˋ

解释


词语解释:

清初安徽宣城施闰章与山东莱阳宋琬,并有诗名,[.好工具]故称。

引证解释:

⒈ 清初安徽宣城施闰章与山东莱阳宋琬,并有诗名,故称。 《清史稿·文苑传一·宋琬》:“始琬官京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辈酬倡,有‘ 燕臺七子’之目。其诗格合声谐,明靚温润。既搆难,时作凄清激宕之调,而亦不戾於和。

引王士禎点定其集为三十卷。尝举闰章相况,目为‘南施北宋’。”

网络解释:

南施北宋

南施指安徽宣城的施闰章(1618—1683),北宋指的是山东莱阳的宋琬(1614—1673)。二人是较早在清庭应仕、出仕,主要生活在顺治康熙时期的诗人。有关两人的成就,大诗人王士祯说:“康熙以来诗人,无出南施北宋之右。”

字义分解


读音:nán[ nán ]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 姓。

读音:shī

施shī(1)(动)施行;施展:实~|~工。(2)(动)给予:~礼。(3)(动)施舍:~与。(4)(名)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肥。(5)姓。

读音:běi

[ běi ]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读音:sòng

宋sòng(1)(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南商丘一代。(2)(名)朝代。(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