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突豕窜


拼音:láng tū shǐ cuàn

词性:成语

注音:ㄌㄤˊ ㄊㄨ ㄕˇ ㄘㄨㄢˋ

解释


词语解释:

见“狼.奔豕突 ”。

引证解释:

⒈ 见“狼奔豕突”。

成语解释

见“狼奔豕突”。

清·钱谦益《资政大夫兵部尚书申公神道碑铭》:“狼突豕窜,无一尉一堠能少婕其角距者。此公之言验于事后者也。”

狼奔豕突

狼突豕窜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坏人作恶。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狼突豕窜

狼突豕窜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láng tū shǐ cuàn,意思是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骚扰。同“狼奔豕突”。出自《资政大夫兵部尚书申公神道碑铭》。

字义分解


读音:láng

狼láng(名)哺乳动物;形状和狗相似;昼伏夜出;性情残忍而贪婪;伤害人畜;对畜牧业有害处。

读音:tū

突tū(1)(副)本义:猝然;突然。(2)(动)猛冲:~围|~进。(3)(副)突然:~增|~减。(4)(形)高于周围:~出。(5)(名)古代灶旁突起的出烟火口;相当于现在的烟筒:灶~。

读音:shǐ

豕shǐ(名)猪。

读音:cuàn

窜cuàn(1)(动)逃跑;乱跑:流~。(2)(动)改动(文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