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


拼音:zhī rén lùn shì

词性:成语

注音:ㄓ ㄖㄣˊ ㄌㄨㄣˋ ㄕˋ

造句

他们一下班,就坐在茶馆里知人论世,洋洋自得。

从他知人论世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的阅历很丰富。

请大家知人论世,把意见讲充分,开好这个会。

如此“剪截”的理论依据即是清代学者章学诚所谓的“别裁”,其心理依据是读者对“知人论世”的需求。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中国传统诗学的知人论世存在相通之处,知人论世把诗人诗作与其时代相联系,即包含着文学作品是时代和社会生活反映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

第一章对张凤翼的生平及其创作进行考辨,旨在建立一个知人论世的基础。

不过倘要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所谓"知人论世",那么,足以应用的选本就很难得。

徐复观的学术方法坚持了知人论世,坚持了进化与动态的理念,坚持了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这些虽说是治中国思想史的平常之道,但它是正确的,可贵的。

他们三位杂文高手知人论世,较武论文,褒善贬恶,臧否人物,一时间口碑载道。

可见从知人论世角度考察杜甫,与从现实主义反映论角度论杜甫,彼此沟通联系是较为方便的。

解释


词语解释:

①指只有了解一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理解一个的行为和思想。②后指鉴别人物的好坏或议论世事的得失。

引证解释:

⒈ 谓为了了解历史人物而论述其有关时代背景。

引《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赵岐注:“颂其诗……读其书,犹恐未知古人高下,故论其世以别之也。”
清王昶《<湖海诗传>序》:“以诗证史,有裨於知人论世。”
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编年有利于明白形势,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

⒉ 泛指鉴别人物高下和议论世事得失。

引秦牧《长河浪花集·巡堤者的眼睛》:“掌握这点道理,不但巡视堤防、检验产品、欣赏艺术等场合时常用得上,就是对于知人论世,恐怕也不无好处。”

国语词典:

语本《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指为了了解历史人物,而论述其时代背景。清.王昶〈湖海诗传序〉:「以诗证史,有裨于知人论世。」后亦指评断人物的优劣和议论世事的得失。清.袁枚〈再答稚存〉:「足下引仗马不鸣相诮,于知人论世之道,尤为疏谬。」

成语解释

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不过倘要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所谓“知人论世”,那么,足以应用的选本就很难得。(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题未定”草》)

知人论事

知人论世联合式;作谓语;指鉴别人物的好坏。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出自《孟子》的《万章章句下》。孟子的本意是论述阅读文学作品时对作者本人思想、经历等的把握问题。孟子这段话对后世真正发生影响的,正是“知人论世”的主张。它与“以意逆志”一样,成为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也奠定了孟子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

字义分解


读音:zhī,zhì[ zhī ]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读音:rén

人rén(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读音:lùn,lún[ lùn ]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4. 看待: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读音:shì

世shì(1)(名)人的一辈子:一生一~.(2)(名)有血统关系的人相传而成的辈分:第十~孙。(3)(名)一代又一代:三代祖传~医。(4)(名)指有世交关系:~兄。(5)(名)时代:近~|当~。(6)(名)社会;人间:问~|~道。(7)(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