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退三舍


拼音:bì tuì sān shè

解释


词语解释:

春秋时,晋、楚两国交战,晋国公子hAo86.重耳遵守诺言,主动把军队后撤九十里。比喻对人让步或回避。

成语解释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读音:bì

避bì(1)(动)躲开;避免:~难|~暑。(2)(动)防止:~雷针。

退读音:tuì

退tuì(1)(动)本义:向后移动:向后移动(2)(动)使向后移动:~兵。(3)(动)退出:~场|~党。(4)(动)减退;下降:~热|~烧。(5)(动)退还:~钱|~票。(6)(动)把已定的事撤销:~婚|~亲。

读音:sān

三sān(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shě,shè[ shè ]

1. 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

2. 居住,休息:舍于山麓。

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舍弟。舍侄。舍亲。

4.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