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荡


拼音:bū dàng

注音:ㄅㄨ ㄉㄤˋ

结构:逋(半包围结构)荡(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1.离职游荡;散漫游荡。 2.流散。

引证解释:

⒈ 离职游荡;散漫游荡。

引《汉书·丙吉传》:“吉驭吏耆酒,数逋荡。”
颜师古注:“谓亡其所供之职而游放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长亭》:“公子数逋荡,家庭颇不相安。”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新疆·迪化人之生活状况》:“其游氓之逋荡者,则聚而博奕,强者拔刀相向,弱者或破产,吏不能禁。”

⒉ 流散。

引《新唐书·李杰传》:“以採访使行山南,时户口逋荡,细弱下户为豪力所兼, 杰为设科条区处,检防亡匿;復业者十七八。”

国语词典:

旷职游荡、逃亡。

网络解释:

逋荡

逋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ū dàng,是指离职游荡;散漫游荡;流散。

字义分解


读音:bū

逋bū(1)(动)〈书〉逃亡:~逃。 (2)(动)〈书〉拖欠;拖延:~欠。

读音:dàng

荡dàng(1)(动)摇动:~桨。(2)(动)洗涤;清除:涤~。(3)(动)放纵、不受拘束:放~。(4)(动)走来走去;无事闲逛:游~。(5)(名)浅水湖: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