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躄


拼音:wěi bì

注音:ㄨㄟˇ ㄅ一ˋ

结构:痿(半包围结构)躄(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意思是病名。痿之又名。主要指四肢痿弱、足不能行。

引证解释:

⒈ 下肢萎弱不能行。

引《素问·痿论》:“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
王冰注:“躄谓挛躄,足不得伸以行也。”
《吕氏春秋·重己》“多阳则痿” 汉高诱注:“痿躄,不能行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主治上·痿》:“治痿躄,强阴。”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痿病总括》:“五痿皆因肺热生,阳明无病不能成,肺热叶焦皮毛瘁,发为痿躄不能行。”

网络解释:

痿躄

痿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wěi bì,意思是病名。痿之又名。主要指四肢痿弱、足不能行。

字义分解


读音:wěi

痿wěi(名)身体某部分萎缩或丧失机能的病。

读音:bì

躄bì(1)(动)〈书〉仆倒。 (2)(动)〈书〉腿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