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


拼音:gōng sù

词性:动词

注音:ㄍㄨㄥ ㄙㄨˋ

结构:公(上下结构)诉(左右结构)

反义词:辩护,自诉,指控,

造句

围绕有罪不究、裁判不公等问题,欧检公诉人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全面加强侦查和审判督监工作。

公诉方表示,谷歌没有及时删除这些视频。

虽然均在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中对庭前审查程序作出规定,但由于立法时对庭前审查程序的功能认识不够清晰,相关规定过于简单和粗疏。

此前,法院已经主持召开了庭前会议,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相互交换了证据目录,确定了争议焦点并提交了申请出庭的证人名单。

因为失去了公诉豁免权,牵涉两起所谓的贿赂案和欺诈案,他被迫多次出庭。

刑事缺席审判是指被告人在法庭审理时不到庭参加诉讼的情况下,公诉方和辩护人到庭,在法官的主持下进行的审判活动。

本案的公诉律师迈克尔,表示他原本觉得会判为谋杀,但对过失杀人这个判决结果感到满意。

昨日,杨新海被押上法庭受审,公诉书厚达数百页。

该检察署必须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来实际定罪,如果有,提起公诉是否符合公众利益。

公诉人、自诉人、辩护人不是最后陈述权的主体。

解释


词语解释:

公诉gōngsù

(1) 一种刑事诉讼方式,由拥有法定检察权的机关代表国家对罪犯向法院提起诉讼,区[.好工具]别于“自诉”

例公诉人英public prosecution

引证解释:

⒈ 刑事诉讼的一种方式,是以国家公诉人身分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在我国,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案件,认为必须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时,由检察长或由他指定的检察员以国家公诉人资格,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出席法庭,支持公诉。

国语词典:

一种刑事诉讼的方式。检察官侦查刑事犯后,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网络解释:

公诉

公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调查机关)侦查终结(调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依法定职权进行审查,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出庭支持公诉、对刑事判决进行审查,或依法决定不起诉的诉讼活动。中国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经过审查后,确认被告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即由检察长或检察员按审判管辖范围,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公诉是中国检察机关的法定职权,由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不受其他组织或个人的影响,也不以被害人的意志为转移。

字义分解


读音:gōng

公gōng(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6)(名)公事;公务:办~|~余。(7)(Gōnɡ)姓。(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读音:sù

诉sù(1)(动)诉说:~苦|告~。(2)(动)说给别人:~冤|苦~。(3)(动)倾吐心理话:倾~|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