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ǎo zhài
注音:ㄅㄠˇ ㄓㄞˋ
结构:堡(上下结构)寨(上下结构)
造句
两位休要骗我,他岂是贪馋之辈,他是潜入九首蛇堡寨探听雷玉鸣生死下落去了。
我军采用调虎离山之计,引开敌军主力,一举攻克了石堡寨。
残颓的城墙废墟满目苍凉,保留原貌的旧式房舍分列在街巷两侧,这就是宁武关一带最早设郡立县、最早建设城垣堡寨的宁化古城。
鄂西北的南漳县境内至今存留着大量的堡寨聚落,这些堡寨在历史上曾对保卫乡里、庇护乡民发挥过积极的防御作用。
从整体到局部对南漳堡寨聚落的形成原因、形式类别、结构特点以及建筑设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几个有代表性的堡寨聚落作了分析。
半夜时分,回匪从堡寨墙根下悄悄向东北方运动,越过壕堑,攀墙堞而上。
北宋在西北沿边修建的堡寨,除了用来抵御西夏进攻和招抚沿边蕃部的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商业性质。
解释
堡寨bǎozhài
(1) 四周建有栅墙的寨子
英village with surrounding wall⒈ 围以土墙木栅的战守据点。
引《文献通考·田赋七》:“又置堡寨,使其分居,无寇则耕,寇来则战。”
⒉ 用于比喻。
引茅盾《子夜》一:“吴老太爷正亦不弱于乃翁;书斋便是他的堡寨,《太上感应篇》便是他的护身法宝。”
字义分解
1. 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堡垒。城堡。桥头堡。
2. 古代指土筑的小城:“徐嵩、胡空各聚众五千,据险筑堡以自固”。
寨读音:zhài寨zhài(1)(名)防守用的栅栏。(2)(名)旧时驻兵的地方;军营:营~。(3)(名)指山寨。(4)(名)(寨子)四周的栅栏或围墙;也指四周有栅栏或围墙的村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