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道


拼音:fù dào

注音:ㄈㄨˋ ㄉㄠˋ

结构:复(上中下结构)道(半包围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好工具]参见:复道 ,复道

引证解释:

⒈ 楼阁或悬崖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復,通“复”。

引《墨子·号令》:“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復道。”
《史记·留侯世家》:“上在雒阳南宫,从復道望见诸将相与坐沙中语。”
裴駰集解引如淳曰:“復,音复。上下有道,故谓之復道。”
《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六年》:“自雍门以东至涇渭,殿屋復道周阁相属。”
刘白羽《敦煌秋日》:“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奔赴莫高窟,攀缘于回廊复道之中,留连于岩窟洞天之内。”

⒉ 指水陆两路。復,通“复”。

引唐皇甫冉《送顾萇往新安》诗:“由来山水客,復道向新安。半是乘潮便,全非行路难。”
楼阁间架空的通道。也称阁道。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涇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唐杜甫《夔州歌》之四:“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唐杜牧《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霽何虹?”
《花月痕》第八回:“荷生便一直向后走来,只见宝殿琳宫,迴廊复道,是个香火兴旺的古刹。”

国语词典:

楼阁中上下重叠的通行道路。《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官,及闲往,数跸烦人,迺作复道,方筑武库南。」也作「复道」、「复陆」。

网络解释:

复道

楼阁或悬崖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复,通“复”。《墨子·号令》:“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复道。”《史记·留侯世家》:“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相与坐沙中语。”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复,音复。上下有道,故谓之复道。”《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六年》:“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刘白羽 《敦煌秋日》:“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奔赴莫高窟,攀缘于回廊复道之中,留连于岩窟洞天之内。”

字义分解


读音:fù

复fù(1)(动)重复:~写|~制。(2)(形)繁复:~姓|~分数|~比例。(3)(动)转过去或转回来:反~无常|翻来~去|循环往~。(4)(动)回答;答复:~信|请即电~。也作覆。(5)(动)恢复:光~|收~|~婚。(6)(动)报复:~仇。(7)(副)再;又:旧病~发|死灰~燃|死而~苏|一去不~返。

读音: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