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āi dùn
注音:ㄞ ㄉㄨㄣˋ
结构:哀(上中下结构)顿(左右结构)
解释
⒈ 犹困苦。
引《晋书·解系传》:“公若与先君厚,往日哀顿,当垂书问。”
⒉ 悲伤。
引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二:“﹝犬﹞逕还南康县旧邸,以爪掊地,哀顿不已。”
辽懿德皇后《绝命词》:“顾子女兮哀顿,对左右兮摧伤。”
⒊ 谓风格沉郁顿挫。
引宋苏舜钦《题<杜子美别集>后》:“三本相从,復择得八十餘首,皆豪迈哀顿。”
字义分解
哀āi(1)(形)本义:悲伤;悲痛:悲伤;悲痛(2)(动)悼念:~悼|默~。(3)(动)怜悯:~怜。
顿读音:dùn,dú[ dùn ]1.稍停:他~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一~。
3.(头)叩地;(脚)跺地:~首。~足。
4.处理;安置:整~。安~。
5.立刻;忽然:~然。~悟。~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饭。被他说了一~。
7.姓。
8.疲乏:困~。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