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哭


拼音:fǎn kū

注音:ㄈㄢˇ ㄎㄨ

结构:反(半包围结构)哭(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丧葬仪式之一。安葬后,丧主捧神主归而哭。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丧葬仪式之一。安葬后,丧主捧神主归而哭。

引《左传·隐公三年》:“夏,君氏卒, 声子也,不赴於诸侯,不反哭于寝。”
《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元年》:“故虽三季之末,七雄之敝,犹未有废衰斩於旬朔之间,释麻杖於反哭之日者也。”
胡三省注:“《礼》既葬而反哭。 《檀弓》曰:‘反哭升堂,反诸其所作也。’反哭之弔也,哀之至也;反而亡焉,失之矣,于是为甚。”
清梁章鉅《退庵随笔·家礼二》:“古今既葬,有反哭之礼,今人不讲久矣。”

网络解释:

反哭

安葬后,丧主捧神主归而哭。《左传·隐公三年》:“ 夏 ,君氏卒, 声子 也,不赴於诸侯,不反哭于寝。”《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元年》:“故虽 三季 之末,七雄之敝,犹未有废衰斩於旬朔之间,释麻杖於反哭之日者也。” 胡三省 注:“《礼》既葬而反哭。《檀弓》曰:‘反哭升堂,反诸其所作也。’反哭之吊也,哀之至也;反而亡焉,失之矣,于是为甚。”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家礼二》:“古今既葬,有反哭之礼,今人不讲久矣。”

字义分解


读音:fǎn

反fǎn(1)(动)回;还:~击。(2)(动)反抗;反对:造~。(3)(动)翻转:~复。(4)(动)推及:举一~三。(5)(形)与“正”相对:~面。(6)(副)反而;相反地:画虎不成~成犬。

读音:kū

哭kū(动)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候还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