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ù fà
注音:ㄕㄨˋ ㄈㄚˋ
结构:束(独体结构)发(独体结构)
造句
如发型有螺纹式、浪式;发辫有三股、股,盘曲扭结,走向清楚,丝丝头发,清晰可见;发束有单环、环、环、环,表现出真实生活中束发络髻的各种式样。
一名二十七八岁,身穿一件石青色直裰,腰间绑着一根天蓝色云纹腰带,青衿束发,剑眉虎目的青年站在堡垒上,神情凝重的盯着结界外正在破坏结界的噬魂妖。
华鸿身着未冠时的童子服,缁布深衣,其衣服之缘饰、大带及束发纚,站在房中,面朝南方。
想那日束发从军,想那日霜角辕门。想那日挟剑惊风。想那日横槊凌云……流光一瞬,离愁一身。望云山,当时壁垒,蔓草斜曛……海宴
文华皇帝头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一身黄袍灿若星光,面如中秋之月,颇具威严。
隔月,却只捡拾到,你那根束发的青带。
武侠身着绣金缎龙袍,明黄丝带束发,呼吸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无痛无痒无副作用地漫步在肃王府中,口中不禁赞叹道。
此后,中原崇尚的“秀骨清像”风格,表现为束发髻、戴道冠、眉目秀朗面带微笑的飞天,并逐渐取代了受印度和犍陀罗艺术影响的歌舞神形象。
姬君煌瞧见,那是一道神光冲破弥蒙虚空,接着凭空出现在天穹间,定眼凝神望去,竟是一位不怒自威,神目璀璨,头戴束发金冠,身披着紫色流云蟒袍的中年男人。
只见黄巢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身披一件剪裁的十分得体的石青质地纳纱金龙褂米色葛纱袍,腰间束着用和田白玉做成的玉带,晶莹剔透,名贵非常。
解释
束发shùfà
(1) 系结头发
英tie up hair(2) 成童的年龄,15至20岁
例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英teens⒈ 束扎发髻。
引《礼记·玉藻》:“童子之节也,緇布衣,锦缘,锦绅并纽,锦束髮。”
孔颖达疏:“锦束髮者,以锦为緫而束髮也。”
汉刘向《列女传·鲁秋洁妇》:“洁妇者, 鲁秋胡子妻也。既纳之五日去而官于陈,五年乃归……妇曰:‘子束髮辞亲,往仕五年乃还。’”
⒉ 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代指成童之年。
引汉贾谊《新书·容经》:“古者年九岁入就小学,蹍小节焉,业小道焉;束髮就大学,蹍大节焉,业大道焉。”
唐鲍溶《苦哉远行人》诗:“去时始束髮,今来髮已霜。”
宋陆游《上执政书》:“某小人,生无他长,不幸束髮有文字之愚,自上世遗文, 先秦古书,昼读夜思,以求圣贤致意处。”
清钱谦益《南京通政司通政使林学曾授正议大夫继妻吴氏仍前封制》:“人臣束髮励行,老而弥固,则必有贤明之助焉。”
程善之《春日杂感》诗:“我生始束髮,便思万里行。”
⒊ 指用以束发的头饰。
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晚霞》:“龙窝君嘉其惠悟,赐五文袴褶,鱼鬚金束髮,上嵌夜光珠。”
将头发束起来。
字义分解
束shù(1)本义:(动)捆缚;系(jì):(动)捆缚;系(jì)(2)(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一~鲜花。(3)(名)聚集成一长条的东西:电子~。(4)(动)控制;约束:拘~|~手~脚。(5)姓。
发读音:fā,fà[ fà ]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发。鬓发。怒发冲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