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刍


拼音:shù chú

注音:ㄕㄨˋ ㄔㄨˊ

结构:束(独体结构)刍(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捆草成束。《诗.唐风.绸缪》:'绸缪束刍,三星在隅。'《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明日贼攻城,设百楼,巡栅城上,束刍灌膏以焚焉。'(.好工具)一说,喻男女成婚。参见'束薪'。
成束的草。
《后汉书.徐穉传》:'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后因以'束刍'称祭品。

引证解释:

⒈ 捆草成束。一说,喻男女成婚。参见“束薪”。

引《诗·唐风·绸缪》:“绸繆束芻,三星在隅。”
《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明日贼攻城,设百楼, 巡栅城上,束芻灌膏以焚焉。”

⒉ 成束的草。

引《宋史·荆罕儒传》:“罕儒令人负束芻径趋太原城,焚其东门。”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潍水狐》:“驴之为物庞然也……倘执束芻而诱之,则帖耳辑首,喜受羈勒矣。”

⒊ 后因以“束芻”称祭品。

引《后汉书·徐穉传》:“及林宗有母忧, 穉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
明李东阳《望狄梁公祠用前韵》:“寄远束芻谁与致,衝寒瘦马不胜骑。”
明袁宏道《哭江进之》诗序:“乙巳秋,闻进之兄卒于蜀 ……欲躬致束芻,值有邑乘之役,素车白马,未卜何日。”

国语词典:

将干草捆扎成束。古代用以比喻男女成婚。《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也作「束薪」。

网络解释:

束刍

束刍是一个词语,读音是shù chú,意思是捆草成束,草。

字义分解


读音:shù

束shù(1)本义:(动)捆缚;系(jì):(动)捆缚;系(jì)(2)(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一~鲜花。(3)(名)聚集成一长条的东西:电子~。(4)(动)控制;约束:拘~|~手~脚。(5)姓。

读音:chú

刍chú(1)(名)喂牲畜的草:反~。(2)(动)割草:~牧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