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鸷


拼音:fù zhì

注音:ㄈㄨˋ ㄓˋ

结构:蝮(左右结构)鸷(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1.狠戾不仁。

引证解释:

⒈ 狠戾不仁。

引《史记·酷吏列传论》:“京兆无忌、冯翊殷周蝮鷙。”
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六》:“蝮读为愎,愎鷙皆很也,言其很戾不仁也。 《广雅》曰:‘愎鷙,很也。’ 宣十二年《左传》:‘刚愎不仁。’ 杜预曰:‘愎,很也。’……愎字从复得声,故与蝮通。”
章炳麟《<东三省政要>序》:“民之所乐,吏之所恶,蝮鷙如此。”

网络解释:

蝮鸷

fù zhì 蝮鸷 语出:《史记·酷吏列传论》:“ 京兆 无忌 、 冯翊 殷周 蝮鸷。”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六》:“蝮读为愎,愎鸷皆很也,言其很戾不仁也。《广雅》曰:‘愎鸷,很也。’ 宣 十二年《左传》:‘刚愎不仁。’ 杜预 曰:‘愎,很也。’……愎字从复得声,故与蝮通。”

字义分解


读音:fù

〔蝮蛇〕也叫草上 飞、土公蛇。爬行动物。头三角形,背灰褐色,两侧各有一行黑褐色圆斑。有毒牙。生活在山野或平原,捕食老鼠和其他小动物。

读音:zhì

鸷zhì(形)〈书〉凶猛:~鸟|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