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逃


拼音:bū táo

注音:ㄅㄨ ㄊㄠˊ

结构:逋(半包围结构)逃(半包围结构)

造句

安清匪会中人视为逋逃之薮,时出行动,聚党日众,挟嫌逞凶,…架杀营兵、乡约,戕害线勇作恶多端。

叛亡入境,辄加拥护;逋逃出界,必遣穷追。

惟叶志超、卫汝贵均系革职拿问之人,藏匿天津,以督署为逋逃薮,人言啧啧,恐非无因。

慕仙求道,齐荣辱、等生死,成为他仕途失意和荒山卧病后的思想逋逃薮,他试图以此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脱。

,甚至寺庙成为避役者和不逞之徒的逋逃薮。

今天下平一,海内晏如,宜令人悉城居,田随近给,使强弱相容,力役兼济,穿窬无所厝其奸宄,萑蒲不得聚其逋逃。

铨授有官,逋逃无路,不得不吞声饮恨,为几上之肉,任若辈之宰割。

而言利者,枘凿万端,穷朝抵夕,千案百牍,皆取之民,官吏惧谴,责及邻保,威以罚抶,而逋逃益滋。

因此,“我希望诸君切切实实研究社会实际问题底解决方法,勿藏在空空的什么主义什么理想里面当造逋逃薮安乐窝。

解释


词语解释:

逋逃būtáo

(1) 逃亡;逃窜

例千计逋逃英flee;abscond

(2) 逃亡的罪人;流亡的人

英runaway

引证解释:

⒈ 逃亡;流亡。

引《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
孔传:“马牛其有风佚,臣妾逋亡。”
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军败身辱,逋逃出走。”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欲逋逃,又恐怕诸军笑。”
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六章三:“为因恋爱的过失而逋逃。”

⒉ 逃亡的罪人;流亡者。

引《书·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
孔传:“言紂弃其贤臣而尊长逃亡之罪人信用之。”
汉扬雄《百官箴·光禄勋箴》:“忘其廊庙,而聚夫逋逃。”
唐杜甫《遣遇》诗:“奈何黠吏徒,渔夺成逋逃。”

⒊ 谓藏纳。

引杨笃生《新湖南》第四篇:“国家之政治机关,乃吾国民建设大社会之完全秩序,非政府之所得藪逋逃而凭狐鼠也。”

国语词典:

逃亡的罪人。

网络解释:

逋逃

逋逃是汉语词汇,拼音:bū táo ,释义:1.逃亡;流亡。2.逃亡的罪人;流亡者。3.谓藏纳。出处《儒林外史》。

字义分解


读音:bū

逋bū(1)(动)〈书〉逃亡:~逃。 (2)(动)〈书〉拖欠;拖延:~欠。

读音:táo

逃táo(1)(动)逃跑;逃走:~奔|~窜。(2)(动)逃避:~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