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民


拼音:bū mín

注音:ㄅㄨ ㄇ一ㄣˊ

结构:逋(半包围结构)民(独体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逃亡在外的人;拖欠租税的百姓。

引证解释:

⒈ 逃亡在外的人;拖欠租税的百姓。

引五代齐己《寄澧阳吴使君》诗:“去兽未胜除狡吏,还珠争似復逋民。”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完粮奖励》:“于是朱吕等社闻之,踊跃争先,不二限而如额全完矣;迄今无逋民焉。”

国语词典:

逃亡的人。

网络解释:

逋民

逋民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ū mín,是指逃亡在外的人;拖欠租税的百姓。

字义分解


读音:bū

逋bū(1)(动)〈书〉逃亡:~逃。 (2)(动)〈书〉拖欠;拖延:~欠。

读音:mín

民mín(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2)(名)某族的人:藏~|回~。(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4)(名)民间:~歌|~谣。(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