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


拼音:bù xū

注音:ㄅㄨˋ ㄒㄨ

结构:步(上下结构)虚(半包围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道士唱经礼赞。

见“步(.好工具)虚词 ”。

指道家传说中神仙的凌空步行。

引证解释:

⒈ 道士唱经礼赞。

引唐李白《题随州紫阳先生壁》诗:“喘息飡妙气,步虚吟真声。”
王琦注引《异苑》:“陈思王游山,忽闻空里诵经声,清远遒亮,解音者则而写之,为神仙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
唐施肩吾《闻山中步虚声》诗:“何人步虚南峯顶,鹤唳九天霜月冷。”
《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元年》:“都城暴水,遣灵素厌胜,方率其徒步虚城上,役夫争举梃将击之,走而免。”
明无名氏《精忠记·兆梦》:“小道小道,其实玄妙,善能步虚,又会佐醮。”

⒉ 见“步虚词”。

⒊ 指道家传说中神仙的凌空步行。

引《汉武帝内传》:“可以步虚,可以隐形。长生久视,还白留青。”
明刘基《升天行》:“中夜集五灵,步虚欵天关。”
清蒋士铨《第二碑·留香》:“浩气长生,灵旗暗闪,且喜时逢清晏,岁际丰盈,不免步虚巡按一回。”

网络解释:

步虚

步虚是道士在醮坛仪式上一边唱诵词章一边在仪式法坛内围绕或面对神座旋绕游走的动态,是通过“步虚旋绕”来表达对道教神灵的礼敬赞美和感恩的一种宗教形式。而步虚过程中所演奏吟唱的曲调行腔,传说来自“三清天尊”或“玉皇天尊”等大神说法讲道时,众神为表达感动和赞叹,围绕天尊步虚旋绕演奏吟诵的仙乐。而聆听起来又确实宛如众仙飘渺旋行虚空,故得名“步虚声”或“步虚曲” 。同时由于步虚时不仅要奏乐,还要吟唱,所以就有相应的唱词。于是从道士信徒到官员文人甚至皇帝,都为步虚创造歌词,这样的文体作品就叫“步虚词”。步虚词大都寄托了作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或者对修道生活的追求,亦或是从信徒的角度赞美神仙和神仙世界的美好神圣,表达了虔诚的宗教情感或者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但是,这些众多的步虚词因为各种原因大多并未进入后世的道教仪式,为道士在步虚中所吟唱。

字义分解


读音:bù

步bù(1)(名)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跑~|寸~难移|走了一~棋。(2)(名)阶段:事情一~比一~顺利。(3)(名)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4)(量)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5)(动)用脚走;~入会场|亦~亦趋。(6)(动)〈书〉踩;踏:~人后尘。(7)(动)〈方〉用脚步等量地:~一~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

读音:xū

虚xū(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2)(形)空着:~位以待。(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5)(形)虚假:~伪|~名。(6)(形)虚心:谦~。(7)(形)虚弱:气~|血~。(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9)(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