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


拼音:pí líng

注音:ㄆ一ˊ ㄌ一ㄥˊ

结构:毗(左右结构)陵(左右结构)

造句

赛家金碧店毗陵昆明市市中心的金马碧鸡坊。

毗陵是清代历史上文化繁盛的地区之一,庄氏、左氏皆出于此。

本卷里多次提到昆陵,不知是不是错误,江淮一带并无此地,沈法兴的根据地是在毗陵郡。

现已修复香山寺,桃花涧、圣清池、毗陵井等景点已得到有效保护。

毗陵诗派是由清代常州诗人群体组成的地域性诗歌流派。

其中桃花涧、采香径、烽火台、毗陵井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藏军洞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春,王畿赴会,至毗陵,与唐顺之、万表、陈九川、吕光洵、戚贤、罗洪先等相聚论学《王龙溪先生全集》卷二十《南玄戚君墓志铭》。

春秋时吴封季札于延陵为其食邑,三国时东吴设毗陵农校尉屯田开发,东晋、南北朝时,中原士族南迁,使用牛耕步犁。

常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常州方言属北部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

解释


词语解释:

毗陵Pílíng

(1) 今江苏省常州市

英 PiLing, Chang prefecture in Jiang Su Provinc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毘陵”。

⒉ 古地名。本春秋时吴季札封地延陵邑。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江苏省常州市。三国吴时,为毗陵典农校尉治所。 晋太康二年始置郡,治所移丹徒。历代废置无常,后世多称今江苏常州一带为毗陵。

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今人谓贝州为甘州,吉州为庐陵,常州为毗陵。”
明高濂《玉簪记·下第》:“毘陵城下水悠悠,不洗古今愁。”
清朱之瑜《阳九述略·致虏之由》:“其时南徐、毗陵、吴兴、金閶,设能多出奇兵,掎角此虏,其有隻轮北济乎!”

⒊ 指明代学者、藏书家唐顺之。因其为武进人,故称。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

引清吴伟业《汲古阁歌》:“嘉隆以后藏书家,天下毗陵与琅邪。”

国语词典:

县名。汉置,晋改为晋陵。在今江苏省武进县。

网络解释:

毗陵

毗陵,是常州及附近地区的古称。由宋代咸淳四年常州知州史能之主纂的《咸淳毗陵志》(三十卷),距今已有七百三十余年历史。是为今人所能见到的现存最早的常州地方志书,亦是全国仅存的十余种宋修府志书之一。它主要记载了自春秋吴季子采邑延陵至南宋咸淳年间常州地区(辖晋陵、武进、江阴、宜兴)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军事、人口、风土、物产、人物、古迹等发展演变的大量史事,是一部能够为今人及后人系统了解和研究春秋至宋时常州历史的重要史书。其史料价值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保存了现有最早的常州版图,对我们了解宋时常州的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具有重要帮助。二是保存了诸多至今已是唯一可据查考的原始史料。三是记载了很多历代有关常州的历史文献,其中有些佚文尤显其重要历史价值。四是其采用纲目式和图、表、文字并用记述的编纂体例和方法,成为后世修志的范本,并对至今修志仍有其深远影响。清郡人赵怀玉在重修时称其为“体例赅备,可称良志。”因此,该书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的方志史书的重要资料。

字义分解


读音:pí

毗pí(1)(动)〈书〉毗连:~邻。(2)(动)〈书〉辅助。

读音:líng

陵líng(1)(名)丘陵:~谷变迁。(2)(名)陵墓:中山~|十三~|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