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ān gē
词性:名词
注音:ㄍㄢ ㄍㄜ
结构:干(独体结构)戈(独体结构)
反义词:玉帛,
造句
这样的小事情,不必大动干戈吧!
我们希望倒载干戈,实现世界和平。
这两兄弟一直很要好,今天不知为什么突然大动干戈。
化干戈为玉帛,这是我们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冤家宜解不宜结,你们还是化干戈为玉帛吧。
最近积不相能的两邻居又为一件小事而大动干戈。
那些认为天下太平,从此可以倒载干戈的人,实在太天真了。
就这么一点小事不必大动干戈,派几个人去就可以了。
为一点小事,他们竟然大动干戈。
放弃是一首流浪的歌,低回吟唱在心头,是失意的人生充满振臂而呼的自信;使跌倒的信念重新拔地而起;使消沉的斗志面向晨曦喷薄而出;使世俗的纷争化干戈为玉帛。
解释
干戈gāngē
(1) 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
例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例化干戈为玉帛。英weapons of war;war⒈ 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因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称。
引《诗·周颂·时迈》:“戴戢干戈,载櫜弓矢。”
汉桓宽《盐铁论·世务》:“兵设而不试,干戈闭藏而不用。”
《说唐》第一回:“金鼓喧天,干戈耀日。”
⒉ 指战争。
引《史记·儒林列传序》:“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干戈兴则武夫奋,《韶》《夏》作则文儒起。”
宋王安石《何处难忘酒》诗之一:“赋敛中原困,干戈四海愁。”
清黄遵楷《<人境庐诗草>跋》:“今海内鼎沸,干戈云扰。”
⒊ 指兵士,武力。
引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孙武曰:‘吾以吴干戈西破楚,逐昭王而屠荆平王墓。’”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是咱家口大,略使权术,立退干戈。”
邓友梅《别了,濑户内海》:“后来又一想,不象,两个孩子男女私情的事,警察署不用动这么大干戈的。”
⒋ 古代武舞。
引《礼记·文王世子》:“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皆於东序。”
孙希旦集解:“干戈,武舞。”
宋曾巩《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然习其射御於礼,习其干戈於乐。”
泛指武器。
字义分解
1.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3. 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6. 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7. 个数:若干。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豆腐干。
9. 枯竭,尽净:干尽。干杯。
10. 徒然,白白地:干着急。
11.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12. 〔干将(jiàng)〕古剑名。
13. 姓。
戈读音:gē戈gē(1)(名)古代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2)(Gē)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