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íng cǎo
注音:ㄒ一ㄥˊ ㄘㄠˇ
结构:行(左右结构)草(上下结构)
造句
儒家学者常以天子为传统帝国至高无上之统治者,必须以天下苍生为念,一言一行皆得考虑其对人民不能砖生风行草偃之效。
行草学二王、米芾,飘洒畅酣,他主张树立骨力,善於取势,主张书小字必先习大字,心经笔法,意存体势,这样才无轻率之病,书法刚健遒美,秀逸有致。
老板心道,从纸质上看来这书还颇有些年头,再翻开来见全书用行草写就,字体劲峭有力,畅达飘洒有如行云流水。
使草书以作楷之笔出之,起讫变化而不失法度;反过来,楷书又以行草之笔出之,自然变得血肉丰满。
书法家马文鸾楷宗欧柳,行草取“二王”之妙,其楷书纯熟清秀,如出天然,行草骨肉亭匀,柔劲相宜,被国内书界大师誉为“南有周昭,北有马文鸾”。
书页中不似封皮上的破旧不堪,光洁的白纸上赫然印着雄健的行草……。
斯则风行草偃,从化无违,导德齐礼,庶几可致。
尤其是几幅手札式和条屏式行草作品,兴至笔随,翰逸神飞,尽得“手挥目送”之意。
魏晋六朝行草尺牍独特的章法形式的出现绝非偶然。
字体偏行草,又蕴含点正楷的味道,勾打的很急,撇拉的很长,点则力透纸背,足可见书写者当属那种性格浮躁骄狂功利心极强的腹黑之徒。
解释
⒈ 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法字体。
引宋苏轼《郭熙画秋山平远》诗:“为君纸尾作行草,烱如嵩洛浮秋光。”
明赵宧光《金石林绪论》:“行草,如二王帖中稍纵体, 孙过庭《书谱》之类皆是也。”
陈衍《元诗纪事·沉贵》:“﹝温日观﹞酒酣兴发,以手泼墨,然后挥笔,迅于行草,收拾散落,顷刻而就。”
⒉ 行书与草书的并称。
引唐张怀瓘《六体书论》:“子敬不能纯一,或行草杂糅,便者则为神会之间,其锋不可当也。”
宋陆游《作字》诗:“整整复斜斜,翩如风际鸦。书成半行草,眼倦正昏花。”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原书》:“由秦分而变汉分,自汉分而变真书,变行草,皆人灵不能自已也。”
字义分解
行为举止。品行、操行、德行
走、走路。直行、前行、寸步难行
前往。南行、与子偕行
流动、流通。发行、运行、风行一时
做、从事、实施。行医、行善、实行
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行了。
能干、能力强。你真行。
行书的简称。行草、行楷、真行
不久、将要。行将就木
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
草读音:cǎo草cǎo(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6)(名)草稿:起~|~案。(7)(动)〈书〉起草:~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