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册


拼音:fāng cè

注音:ㄈㄤ ㄘㄜˋ

结构:方(独体结构)册(独体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方册fāngcè

[ancient books]

圣贤事业,俱在方册。——韩愈《与孟尚书书》

引证解释:

⒈ 简牍;典籍。

引汉蔡邕《东鼎铭》:“保乂帝家,勛在方册。”
唐张九龄《贺赦表》:“臣闻古之王政,虽在方册,将崇旧典,必俟圣君。”
宋程大昌《演繁露·方册》:“方册云者,书之於版,亦或书之竹简也。通版为方,联简为册。”
明张宁《方洲杂言》:“唐举、许负而下,载诸方册者皆其验者,不验而弗传者尤多也。”

国语词典:

书籍。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征圣》:「先王圣化,布在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也作「方策」。

网络解释:

方册

方册,汉语词汇。拼音:fāng cè释义:简牍;典籍。

字义分解


读音:fāng

方fāng(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2)(名)乘方:平~。(3)姓。(4)(名)方向:东~。(5)(名)方面:正~。(6)(名)地点、地区:~言。(7)(名)方法:药~。(8)(形)正直:品行~正。(9)(副)正在;正当:~才。(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

读音:cè

册cè(1)本义:(名)(~子)古代指编串好的竹简。现指装订好的本子。(2)(量)多用于计量书、本子之类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