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òu hūn
注音:ㄎㄡˋ ㄏㄨㄣ
结构:叩(左右结构)阍(半包围结构)
造句
“叩阍”的方式之一,就是告御状。
江宁民呼号罢市,诸生千余建幡将叩阍。
诚然,如赵作海这样凭借私人关系找记者、找法院高官,为他人叩阍伸冤,绝非维权之正道。
告御状,在古代称为“叩阍”,“阍”即“宫门”。
于是他一方面战战兢兢连上五道“叩阍辞疏”,坦承自己“只知历理,不知历数”,是一个“不能算历之夫”,显然不能“滥受钦天之职”。
不久升为通政使后,他又为冤民叩阍之事向皇帝力争,没有一点顾忌。
在清代,这被称为叩阍、京控,如申诉不实可能被杀头。
诣阙亦称叩阍,即直接向最高当局请愿投诉。
宋女巧娇,乃傅朋之未婚妻,为夫伸冤,趁九千岁刘瑾侍皇太后至法门寺降香时,叩阍上控。
解释
叩阍kòuhūn
(1) 扣击宫门,指官吏、百姓到朝(.好工具)廷诉冤
英knock at official's gate to lodge plaint;go to the royal court to plain about one's wrong⒈ 吏民因冤屈等直接向朝廷申诉,谓之“叩閽”。
引《资治通鉴·唐昭宗大顺元年》:“方且轻骑叩閽,顿首丹陛,诉姦回於陛下之扆座,纳制敕於先帝之庙庭。”
明陈汝元《金莲记·生离》:“麟愁凤泣,弟兄固当叩閽;兔死狐悲,亲戚亦宜伏闕。”
《清史稿·圣祖纪一》:“镇筸诸生李丰等叩閽言红苗杀人,有司不问。”
鲁迅《坟·看镜有感》:“直到康熙初,争胜了,就教他做钦天监正去,则又叩阍以‘但知推步之理,不知推步之数’辞。”
阍,皇宫门。叩阍指吏民趋宫门陈诉冤屈。
字义分解
叩kòu kòu(名)初生的小鸟。
阍读音:hūn阍hūn(1)(名)宫门。(2)(动)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