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āng yán
注音:ㄔㄤ 一ㄢˊ
结构:昌(上下结构)言(独体结构)
造句
昌言驾说,犯天下之所不喜,被讥弹,蒙谤议,甚且危身亡躯,是亦可以已矣。
早上他把这张告示贴到了工厂大门口,昌言于众。
被《隋志》列为杂家的仲长统在其《昌言》也有明显的老、庄思想。
他这封建议书可以说是句句昌言呀!
崇祯帝对杨嗣昌言听计从,下诏照准。
而知州大人亦有开言路、纳俊贤之美意,故今日这临江楼便是不讳之门,公子尽可昌言无忌,清凝静聆高见。
茂绩殊勋,冠冕列辟;昌言直道,牢笼搢绅。
昔舜、禹躬稼,至圣之德,犹或矢誓众臣,予违女弼,或拜昌言,常若不及。
自溥儁入宫,宫中人心目中皆以儁为宗主,视上如赘疣,而儁性骄肆,谓上为疯为傻,昌言无忌。
可是修行到心无挂碍,却不是容易事。我认识一位唯心论的学者,平素昌言意志自由,忽然被人绑架,系于暗室十有余日,备受凌辱,释出后他对我说:“意志自由固然不诬,但是如今我才知道身体自由更为重要。”。
解释
昌言chāngyán
(1) 正当的言词,好话
英proper words(2) 正直的、无所忌惮的话
英straight talk⒈ 善言;正当的言论。
引《书·皋陶谟》:“禹拜昌言曰:‘俞!’”
孔颖达疏:“禹乃拜受其当理之言。”
《汉书·王莽传中》:“嘉新公国师以符命为予四辅, 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
颜师古注:“昌,当也。”
《旧唐书·方伎传·叶法善》:“公以理国之法,数奏昌言。”
清方文《送左三山先生巡按浙江》诗之一:“缓步归天仗,昌言悦圣衷。”
⒉ 谓直言不讳。
引《后汉书·马融传》:“俾之昌言而宏议,軼越三家,驰骋五帝,悉览休祥,总括羣瑞。”
唐高适《三君咏·狄梁公》:“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
宋陈亮《廷对策》:“十年之间,羣起而沮抑之,未能止其偏,去其伪,而天下之贤者先废而不用,旁观者亦为之发愤以昌言,则人心何繇而正乎!”
清黄遵宪《近世爱国志士歌》序:“识者深忧之,而未敢昌言也。”
章炳麟《记印度西婆耆王纪念会事》:“印度人不敢以反对英国,经画独立昌言于众,而一寓其意于记念会。”
⒊ 犹倡言,提倡。昌,通“倡”。
引《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中国灭亡论》:“於是嚮之高谈革命、昌言勤王者,莫不感激欷歔。”
伧父《清廷预备立宪》:“自甲午以至戊戌,变法之论虽甚盛,然尚未有昌言立宪者。”
善言。
字义分解
昌chāng(1)(形)繁荣;兴旺:~明|蕃~|南~|武~|繁荣~盛。(2)(形)姓。
言读音:yán言yán(1)(名)话:~语|语~|格~。(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