貙虎


拼音:chū hǔ

注音:ㄔㄨ ㄏㄨˇ

结构:貙(左右结构)虎(半包围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即貙。
貙和虎。亦泛指猛兽。
比喻勇猛的武士。

引证解释:

⒈ 即貙。

引《尔雅·释兽》“貙,似貍” 晋郭璞注:“今貙虎也,大如狗,文如貍。”

⒉ 貙和虎。亦泛指猛兽。

引《史记·五帝本纪》:“﹝轩辕﹞教熊、羆、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
司马贞索隐:“此六者猛兽,可以教战。”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貙虎虣闞,不能威蚊虻。”
清宋荦《赠太仆卿高公挽诗》:“乌石峰高穴貙虎,赤狐跳踉黄狨舞。”

⒊ 比喻勇猛的武士。

引清叶士宽《上党》诗:“往恨经貙虎,清时絶鼓鼙。”

网络解释:

貙虎

貙虎,拼音chū hǔ,是指即貙,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字义分解


读音:chū

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狸而大的猛兽:“顿熊扼虎,蹴豹博~。”

读音:hǔ

虎hǔ(1)(名)哺乳动物;毛黄色;有黑色的斑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夜间出来捕食鸟兽;有时伤害人。毛皮可以做毯子和椅垫;骨、血和内脏都可以制药。通称老虎。(2)(形)比喻勇猛威武:~将|~~有生气。(3)(动)〈方〉露出凶相:~起脸。(4)(Hǔ)姓。(5)同‘唬’。虎hù(名)〔虎不拉〕(hù·bu lǎ)〈方〉即伯劳;鸟名;尾巴长;吃昆虫和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