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ì tóng
注音:ㄘˋ ㄊㄨㄥˊ
结构:刺(左右结构)桐(左右结构)
造句
刺桐树长在校门口的台阶上方,像一位高大强壮的哨兵,日夜守护着美丽的校园。刺桐树的树干上有很多刺,像刺猬一样用来防身的。它的叶子又宽又大,像我们的手掌。
随后许多意大利方济会士按迹循踪,纷纷来到刺桐港。
校园走道上的刺桐树生长得枝繁叶茂,并盛开出一串串的花朵,红艳的花朵就像是燃烧中的火炬般热情醒目迷人。
从街道办事处记者了解到,这种害虫名叫“吹绵蚧”,只有刺桐上有这种害虫。
刺桐花日常作用也多多,可以制成玩具;树叶树皮入药,有解热和利尿的功效。刺桐花带着美好,带着热情默默地奉献给人们,给生活增添了乐趣!
人们说,刺桐先萌芽后开花,方是丰年瑞兆。
刺桐花下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睡起重寻好梦赊。忆交加,倚着闲窗数落花。纳兰容若。
泉州给了刺桐花最美的家,而泉州也因为有了刺桐花才更显风骚。那春雨的清爽石板路的温润树间的松香,配上刺桐花的娇艳,我的家乡将更加亮丽动人!
后来,刺桐生长得花繁叶茂,花红似火,成为刺桐市一大特征,刺桐市也因此而名闻海内外。
刺桐花开的时候,它的叶子就会落得精光,火一样的刺桐花俏立枝头,灿烂地开着,满树枝都是一簇簇的花骨朵,花色鲜红,花形如辣椒,一串一串长长的,远远看去,就好像似一串串熟透了的火红的辣椒,好看极了!
解释
⒈ 树名。亦称海桐、山芙蓉。落叶乔木。花、叶可供观赏,枝干间有圆锥形棘刺,故名。原产印度、马来亚等地,我国广东一带亦多栽培。旧时多入诗。亦以指刺桐之花。
引唐罗邺《放鸭》诗:“好倚青山与碧溪,刺桐毛竹待双栖。”
唐朱庆馀《南岭路》诗:“经冬来往不踏雪,尽在刺桐花下行。”
前蜀李珣《南乡子》词之十:“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臺前。”
宋苏轼《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诗:“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清孙枝蔚《论诗》诗:“纸作牡丹工剪刻,何如堦下刺桐花。”
⒉ 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别称。 唐时环城皆种植刺桐,故称。亦名桐城。宋元时代伊斯兰旅行家东来,常以刺桐一名记入其行纪。 《马可波罗行纪》中亦以刺桐称泉州。
植物名。蝶形花科刺桐属,落叶乔木。茎圆大,甚繁密,略似梧桐,而枝干皆有刺。花作倾斜排列,种子为深红色。木材色白质轻软,可用来制木屐、玩具等。叶、皮及根皆可入药。
字义分解
1. 用有尖的东西插入:刺绣。刺伤。刺杀。
2. 暗杀:刺客。被刺。行刺。
3. 侦探,打听:刺探。
4. 用尖锐的话指出别人的坏处:讽刺。讥刺。
5. 尖锐像针的东西:芒刺。鱼刺。刺丛。
桐读音:tóng1.泡桐。
2.油桐。
3.梧桐。
4.(Tóng)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