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潮


拼音:xián cháo

注音:ㄒ一ㄢˊ ㄔㄠˊ

结构:咸(半包围结构)潮(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1.海潮。海水咸,故称。

引证解释:

⒈ 海潮。海水咸,故称。

引清谢元淮《鹾言》诗之七:“砖池汲咸潮,盬盐出之晒。”

网络解释:

咸潮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间出现于河海交汇处,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影响咸潮的主要因素有天气变化及潮汐涨退。尤其在天文大潮时,咸潮上溯的情况更为严重。另外,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过程让咸潮十分缓慢地增加,但长期的累积也在逐渐显现。

字义分解


读音:xián

咸xián(1)(副)〈书〉全;都:~受其益。(2)(名)姓。(形)像盐那样的味道:~菜|~鱼|~津津。

读音:cháo

潮cháo(1)(名)(2)潮汐;也指潮水:早~|海~|心~逐浪高。(3)比喻大规模的社会变动或运动发展的起伏形势:革命高~。(4)(形)潮湿:衣服受~了。(5)〈方〉(6)成色低劣:~银|~金。(7)技术不高:手艺~。(8)指潮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广东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