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ì wèi
注音:一ˋ ㄨㄟˋ
结构:翊(左右结构)卫(独体结构)
解释
⒈ 弼辅护卫。
引《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脩郊庙,翊卫幼主。”
张铣注:“翊,辅;卫,护也。”
⒉ 侍卫官名。 隋始置, 唐宋因之,与亲卫、勋卫并称三卫; 明废。又民国初改清御前大臣为都翊卫使, 乾清门侍卫等为翊卫使、翊卫副使,以蒙古王公任之,寻废。亦泛指卫士。
引唐白行简《李娃传》:“乃置层榻於南隅,有长髯者,拥鐸而进,翊卫数人。”
茅盾《幻灭》七:“老黄狗阿金的儿子小花像翊卫似的在女主人身边绕走,摇着它的小尾巴。”
辅佐保护。
字义分解
翊yì(动)〈书〉辅佐;帮助:~戴(辅佐拥戴)|~赞(辅助)。
卫读音:wèi卫(1)(动)本义:防护;保卫。(2)(名)明代驻兵的地点;驻军人数比“所”多;后来只用于地名:威海~兵。(3)(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