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枝


拼音:shuāng zhī

注音:ㄕㄨㄤ ㄓ

结构:霜(上下结构)枝(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带霜的枝条。

引证解释:

⒈ 带霜的枝条。

引南朝齐王融《净行》诗之一:“罗城振云幕,锋树鬱霜枝。”
唐白居易《有木》诗之八:“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
宋苏轼《食甘》诗:“露叶霜枝剪寒碧,金盘玉指破芳辛。”
瞿秋白《赤都心史》三:“清霜薄日的早晨,冻得儗儗的云色,映着半新不旧的赤旗,时时招拂、荡漾着四周霜枝玉树间的晨光。”

网络解释:

霜枝

霜枝,读音为shuānɡ zhī,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带霜的枝条。

字义分解


读音:shuāng

霜shuāng(1)(名)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2)(名)像霜的东西:盐~。(3)(名)比喻白色:~鬓。

读音:zhī[ zhī ]

1. 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枝。枝干(gàn )。竹枝。节外生枝。枝柯。枝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

2. 量词,指杆形的:一枝铅笔。

3. 古同“支”,支持,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