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咏


拼音:xiào yǒng

注音:ㄒ一ㄠˋ ㄩㄥˇ

结构:啸(左右结构)咏(左右结构)

造句

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帖中言及“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可见晋人的雅集过从之密,啸咏风气之盛。

公故示暇豫,修赤壁亭榭,日与寮吏啸咏饮射其间。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

“弹琴啸咏,乐之忘归”的王维,是居士,又岂止是居士!苏轼的文艺成就,在最重文化的宋代,乃至在整个中国古代,都是登峰造极的。

王维与朋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互为唱和”的画面,恰如盛唐时期的风华般只能任凭后人在脑海中想象。

这种税法不免牵强附会,然而,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学道之士,以清净为本,静心少思,啸咏太无。

至于该窟顶部平棊藻井飞天群中,一伎者左手吹指啸咏,右手托圆镜供养的图像,更是云冈晚期伎乐雕刻世俗化的典型例举。

解释


词语解释:

犹.歌咏。

引证解释:

⒈ 见“啸咏”。亦作“啸咏”。犹歌咏。

引《晋书·阮孚传》:“窃以今王莅镇,威风赫然……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
唐谷神子《博异志·刘方玄》:“唯闻厅西有家口语言啸咏之声,殆不多辨。”
宋苏轼《与张朝请书》之三:“新春海上啸咏之餘,有足乐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宫中有玉树一株,围可合抱……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常与女啸咏其下。”

国语词典:

啸歌吟咏。《晋书.卷四九.阮籍传》:「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宋.苏轼〈与张朝请书〉:「新春海上啸咏之余,有足乐者。」也作「啸歌」。

网络解释:

啸咏

啸咏,汉语词汇,拼音:xiào yǒng意思为犹歌咏。

字义分解


读音:xiào

1.(人)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打口哨:登高长~。

2.(禽兽)拉长声音叫:虎~。鸟~。

3.泛指发出长而尖厉的声音:风~。飞机尖~着飞过顶空。

读音:yǒng

咏yǒng(1)(动)本义:唱;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的诵读:唱;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的诵读(2)(动)用诗词等来叙述:~雪|~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