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纚


拼音:fān lí

注音:ㄈㄢ ㄌ一ˊ

结构:幡(左右结构)纚(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1.亦作"[.好工具]幡洒"。 2.飞扬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幡洒”。飞扬貌。

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垂条扶於,落英幡纚。”
司马贞索隐引张晏曰:“幡纚,飞扬貌。”
《镜花缘》第八八回:“夫落英幡洒,则沉墨之非固也;嘉卉灌丛,则苴槖之所赋也。”

网络解释:

幡纚

幡纚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ān lí ,亦作“ 幡洒 ”。 飞扬貌。

字义分解


读音:fān

一种用竹竿等挑起来垂直挂着的长条形旗子。

读音:lí,xǐ,lǐ,sǎ[ lí ]

1. 绳索。

2. 系住。

3. 盛装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