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黎


拼音:yí lí

注音:一ˊ ㄌ一ˊ

结构:遗(半包围结构)黎(上中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遗黧'。
亡国之民。
指沦陷区的人民。
劫后残留的hAo86.人民。
后世百姓。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遗黧”。

⒉ 亡国之民。

引《晋书·地理志下》:“自中原乱离,遗黎南渡,并侨置牧司,在广陵丹徒南城,非旧土也。”
唐唐彦谦《邓艾庙》诗:“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譙周。”
清方文《宋遗民咏·吴子昭雯》:“是时草莽间,尚有遗黎在。”

⒊ 指沦陷区的人民。

引宋苏辙《送李诚之知瀛州》诗:“往事安足惩,遗黎待公保。”

⒋ 劫后残留的人民。

引《旧唐书·裴度传》:“度乃约法,唯盗贼鬭杀外,餘尽除之,其往来者,不復以昼夜为限,於是蔡之遗黎始知有生人之乐。”
金王若虚《王氏先茔之碑》:“时甫离兵火,遗黎反侧未安。”
清杨潮观《汲长孺矫诏发仓》:“难得大人肯援之以手,只是等你事毕回来,方去陈奏,此间残喘遗黎,早都饿死,还救得甚来?”

⒌ 后世百姓。

引三国魏曹植《玄畅赋》:“逸千载而流声,超遗黎而度俗。”
明张居正《神母授图万年永赖颂》:“无留巨浸,痛我遗黧。”
明魏时亮《平壤拜箕子墓并访井田遗迹》诗:“旧井存殷画,遗黎尚古风。”
章炳麟《沉荩哀辞》:“哀我遗黎,不絶如系。”

网络解释:

遗黎

遗黎,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yí lí,解释为亡国之民、沦陷区的人民、劫后残留的人民、后世百姓。

字义分解


读音:yí,wèi[ yí ]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

3.遗漏:~忘。补~。

4.留下:~迹。~憾。不~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容。~嘱。~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矢。~尿。~精。

读音:lí

黎lí(1)(形)〈书〉众:~民。(2)(L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