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侯


拼音:hǔ hóu

注音:ㄏㄨˇ ㄏㄡˊ

结构:虎(半包围结构)侯(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边缘以虎皮为饰的箭靶。周代[.好工具]供王大射时用。

引证解释:

⒈ 边缘以虎皮为饰的箭靶。 周代供王大射时用。

引《周礼·天官·司裘》:“王大射,则共虎侯、熊侯、豹侯,设其鵠。”
郑玄注:“侯者,其所射也。以虎、熊、豹、麋之皮饰其侧……王之大射,虎侯,王所自射也;熊侯,诸侯所射;豹侯,卿大夫以下所射。”

网络解释:

虎侯

虎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虎侯:箭靶边缘装饰

字义分解


读音:hǔ

虎hǔ(1)(名)哺乳动物;毛黄色;有黑色的斑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夜间出来捕食鸟兽;有时伤害人。毛皮可以做毯子和椅垫;骨、血和内脏都可以制药。通称老虎。(2)(形)比喻勇猛威武:~将|~~有生气。(3)(动)〈方〉露出凶相:~起脸。(4)(Hǔ)姓。(5)同‘唬’。虎hù(名)〔虎不拉〕(hù·bu lǎ)〈方〉即伯劳;鸟名;尾巴长;吃昆虫和小鸟。

读音:hóu,hòu[ hóu ]

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侯门。公侯。封侯。诸侯。

2.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