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校


拼音:gàn xiào

词性:名词

注音:ㄍㄢˋ ㄒ一ㄠˋ

结构:干(独体结构)校(左右结构)

造句

正觉寺修建在永兴往顺河的路上,现在除了一个大殿只有当年修的五七干校遗址。

在干校,瘦弱的书生被强迫脱坯烧砖,盖房修墙,围湖造田,割麦插秧,牧牛养鸭,拉车掏粪……繁重的苦力和非人的折磨时间长达五年之久。

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各级党校和干校都要开展宪法教育。

父亲恢复工作后,首先把老秘书王瑞林从江西中办干校调回北京,回到他的身边。

康生对他扶植起来担任五七干校领导小组的造反派说,你们下去搞斗批改,或者说斗批散也好。

幼年时,小京子经历了干校中发生的离奇死亡以及种种诡异的事件。

是啊,我爸是吴振,在维省乌市那里的乌拉泊五七干校。

我作为“另类”中的一分子,以待罪之身被押解往设于粤北英德县黄陂的宣传口“五七”干校,接受审查和监督劳动。

一路上,陈勃告诉我,干校从怀来县的黑土洼搬到宝坻的黄庄洼来,实在太匆忙,困难重重。

我问到,王瑞林的情况怎么样?毛毛说,在江西的时候,老爷子专门去中办干校看望了老王,他现在已调回北京,仍然做秘书工作。

解释


词语解释:

干校gànxiào

(1) 干部学校。也特指“文革”中按照“五·七”指示精神建立起来的、接收干部和知识分子劳动改造的农场,亦称五·七干校

例关了三年牛棚,住了七年干校。——《结婚现场会》英school for cadres

引证解释:

⒈ 干部学校的简称。亦特指文化革命期间的“五七干校”。

引韦君宜《忆郭小川写诗》:“我们那个干校因为大部分人已经调走,要和文化部在天津附近的静海县团泊洼另一干校合并。”

网络解释:

干校

“干”读:gàn。干部学校,即培养训练干部的学校,也特指“文革”中按照“五·七”指示精神建立起来的,接收干部和知识分子劳动改造的农场,亦称五七干校。

字义分解


读音:gān,gàn[ gàn ]

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躯干。干线。

2. 做:干事。说干就干。

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干才。干员。干练。

4. 方言,坏、糟:事情要干。

读音:xiào,jiào[ xiào ]

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