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固


拼音:jiāo gù

注音:ㄐ一ㄠ ㄍㄨˋ

结构:胶(左右结构)固(全包围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1.牢固。 2.巩固团结。 3.[.好工具]固陋;固执。 4.互结不解。指某种集团。 5.指密相勾结。

引证解释:

⒈ 牢固。

引汉王符《潜夫论·务本》:“器以便事为善,以胶固为上。”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而天下所以不能倾动,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诸侯强大,盘石胶固。”
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一》:“越旬日而巢成矣……杂木枯枝,纵横重叠,不知何以得胶固无恙?”

⒉ 巩固团结。

引《后汉书·郑太传》:“以胶固之众,当解合之埶,犹以烈风扫彼枯叶。”
晋陆机《五等论》:“为上无苟且之心,群下知胶固之义。”
《周书·崔猷传》:“则表里胶固,人心易安。”
邹鲁《中国同盟会》:“国之藉以胶固者,其力常在於民,主治者其末矣。”

⒊ 固陋;固执。

引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寧臣胶固,所宜膺荷。”
宋苏轼《再上皇帝书》:“自非见利忘义居之不疑者,孰肯终始胶固不自湔洗。”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大道冥冥,固非一知半解者所能妄测,若必以胶固之见解之,谬矣。”
郭沫若《文艺论集续集·文学革命之回顾》:“前卫者的一群如周作人、刘半农、钱玄同辈,却胶固在他们的小资产阶级的趣味里。”

⒋ 互结不解。指某种集团。

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伏以国家设文学之科,求贞正之士,所宜行敦风俗,义本君亲,然后申於朝廷,必为国器。岂可怀赏拔之私惠,忘教化之根源,自谓门生,遂成胶固。”

⒌ 指密相勾结。

引《旧唐书·德宗纪上》:“丁丑, 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 建兴王,与朱滔等四盗胶固为逆。”
明叶子奇《草木子·杂制》:“嗟乎! 世祖设是官,本以防权姦胶固、党与盘结之患,使之有所防范,击刺以正国势。”

国语词典:

密合、牢固。

网络解释:

胶固

胶固,汉语词汇。拼音:jiāo ɡù释义:1.牢固。2.巩固团结。3.固陋;固执。4.互结不解。指某种集团。5.指密相勾结。出自《资治通鉴》意思是固陋;固执等,另有牢固,巩固团结,互结不解,指某种集团,密相勾结的意思。

字义分解


读音:jiāo

1.某些具有黏性的物质,用动物的皮、角等熬成或由植物分泌出来,也有人工合成的。通常用来黏合器物,如鳔胶、桃胶、万能胶,有的供食用或入药,如果胶、阿胶。

2.用胶粘:~柱鼓瑟。镜框坏了,把它~上。不可~于成规。

3.像胶一样黏的:~泥。

4.指橡胶:~皮。~鞋。~布。

5.姓。

读音:gù

固gù(1)(形)结实;牢固:稳~|本~枝荣|基础已~|大堤要加高、加宽、加~。(2)(形)坚硬:~体|凝~。(3)坚决地;坚定地:~辞|~请|~守阵地。(4)(动)使坚固:~本|~防。(5)(Gù)姓。(6)(副)〈书〉本来;原本:~有|~当如此|~所愿也。(7)(副)〈书〉固然:坐车~可;坐船亦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