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糉


拼音:tǒng zòng

注音:ㄊㄨㄥˇ ㄗㄨㄥˋ

结构:筒(上下结构)糉(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1.亦称"筒米"。亦称"筒饭"。 2.食品名。以菰叶裹黏米﹐类似后世的粽子。

引证解释:

⒈ 亦称“筒米”。亦称“筒饭”。食品名。以菰叶裹黏米,类似后世的粽子。

引《初学记》卷四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鶩角黍,进筒糉,一名角黍。”
《岁时广记》卷二一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端午因古人筒米,而以菰叶裹黏米,名曰角黍,相遗。俗作糉。”
元费著《岁华记丽谱》:“五月五日,宴大慈寺,设厅,医人鬻艾,道人卖符,朱索綵缕,长命辟灾之物,筒饭角黍,莫不咸在。”

网络解释:

筒糉

筒糉,tǒng zòng,亦称“ 筒米 ”。亦称“ 筒饭 ”。食品名。以菰叶裹黏米,类似后世的粽子。

字义分解


读音:tǒng

筒tǒng(1)(名)较粗的管状器物:竹~。(2)(名)衣服等的筒状部分:靴~。(3)(形)形状像筒的:话~。(4)管。

读音:zòng

同“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