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讳


拼音:guó huì

注音:ㄍㄨㄛˊ ㄏㄨㄟˋ

结构:国(全包围结构)讳(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1.犹国丧。 2.指皇帝的名讳。

引证解释:

⒈ 犹国丧。

引《宋书·萧思话传》:“下官近在歷下,始奉国讳……奉被今教,果出虑表,重增哀惋,不能自胜。”
《南齐书·礼志上》:“且晋武之崩,又其学犹存,斯皆先代不以国讳而废学之明文也。”
《陈书·儒林传·沉文阿》:“今国讳之日,虽抑哀於璽紱之重,犹未序於君臣之仪。”

⒉ 指皇帝的名讳。 《隶释·石经论语残碑》:“汉人作文,不避国讳。参见“避讳”。

引威宗讳志,顺帝讳保,石经皆临文不易。”

国语词典:

规避国君的名讳。专制时代,临文书写遇有皇帝的名字,每每有所避讳,有时缺笔,有时则以他字代替。也作「公讳」。

网络解释:

国讳

国讳,指举国臣民(包括皇帝)都必须遵循的避讳;本指皇帝及其父祖名字,故又称君讳、公讳。后来扩大,讳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也指国丧。《宋书 萧思话传》:“下官近在历下,始奉国讳。”

字义分解


读音:guó

国guó(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4)(名)(Guó)姓。

读音:huì

讳huì(1)(动)因有所顾忌而不敢说或不愿说;忌讳:隐~|直言不~。(2)(名)忌讳的事情:犯了他的~了。(3)(名)旧时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