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篁


拼音:fēng huáng

注音:ㄈㄥ ㄏㄨㄤˊ

结构:风(半包围结构)篁(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1.谓风吹竹林。 2.指风吹篁竹发出的声响。 3.即风篁岭。岭下龙井产(好工具.)名茶。

引证解释:

⒈ 谓风吹竹林。

引南朝宋谢庄《月赋》:“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
唐郑谷《少华甘露寺》诗:“石门萝径与天邻,雨檜风篁远近闻。”
清杨焯《游弁山资福寺呈霞彻师》诗:“一片风篁拥翠微,晚鐘初动白云稀。”

⒉ 指风吹篁竹发出的声响。

引明屠隆《昙花记·尼僧说法》:“瓶水初澄,炉香正裊,簷角风篁清籟。”

⒊ 即风篁岭。岭下龙井产名茶。参见“风篁岭”。

引清龚自珍《会稽茶》诗:“茶星夜照越江明,不使风篁负重名。”

网络解释:

风篁

风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ēng huáng,是谓风吹竹林;也指风吹篁竹发出的声响。

字义分解


读音:fēng[ fēng ]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风传(chuán )(传闻)。闻风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 姓。

读音:huáng

篁huáng(名)竹林。泛指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