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ù yì
注音:ㄈㄨˋ 一ˋ
结构:赴(半包围结构)义(独体结构)
造句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面对三女的威逼利诱,他的决心动摇了,面带慷慨赴义的神情跟着三女出门了。
想到这里,卓立抱着一副慷慨赴义的表情蹑手蹑脚地向女子走去,姿势十分不雅观。
断后往往和慷慨赴义、杀身成仁等等词语联系在一起。
在和平的时候,他们用非常的手段来实现自己心中的公平与正义;而一旦国家社稷出现危难,慷慨赴义、力挽狂澜的也往往是他们。
一定要努力做顿美美的消夜,以报答他今天的慷慨赴义。
时间不知不觉的慢慢流逝,直到差不多十点了,王星此时已经做好了一副杀身成任的准备,慷慨赴义。
只有当一方没有战斗之力,企图逃跑,而后被人杀戮的时候,才能够叫屠杀,而眼下,这些人,足以称得上是慷慨赴义。
慷慨赴义那种毫无意义的事它不会做。
管先生乃富家公子,值此国难之时能够慷慨赴义,今后但有吩咐,王某一定照办!
天浩有种慷慨赴义的感觉,也许这次去陈岗就在也回不来了,要那么多金币做什么。
解释
⒈ 犹仗义。
引《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卓遣执金吾胡母班” 裴松之注引《汉末名士录》:“班字季皮,太山人,少与山阳度尚、东平张邈等八人并轻财赴义,振济人士,世谓之八厨。”
清姚清华《石门马氏蠲粟赈饥纪事》诗:“当其举念初,赴义如箭疾。”
⒉ 参加义举;参加义师。
引《宋书·武帝纪上》:“於是大开赏募,投身赴义者,一同登京城之科。”
《北齐书·薛嘉族传》:“属高祖在信都,嘉族闻而赴义。”
《南史·刘锺传》:“及义旗建,帝拔钟为郡主簿,曰:‘豫是彭城乡人赴义者,并可依刘主簿。’”
⒊ 就义。
引清秦瀛《五人墓》诗:“呜呼五人市侩徒,一旦赴义同捐躯。”
任光椿《戊戌喋血记》第十六章:“现在,我总算可以从容赴义了!”
⒋ 指吊丧。 汉晋时,对上司吊丧送葬,为当然之义务,故称。
引晋陶潜《孟府君传》:“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 永,会稽人,丧亡;君求赴义。”
就义、为义往勇向往。
如:「为了全国人民的幸福,他毅然决然的慷慨赴义。」
字义分解
赴fù(1)(动)到(某处)去:~会|~宴|~京。(2)(动)在水里游:~水。(3)(动)同“讣”。
义读音:yì义yì(1)(名)正义:道~|大~灭亲|~不容辞。(2)(名)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演|~士。(3)(名)情谊:情~。(4)(名)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弟|~父。(5)(名)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6)(名)姓。义yì(名)意义;意思: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