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ū tì
注音:ㄕㄨ ㄊ一ˋ
结构:疏(左右结构)逖(半包围结构)
解释
⒈ 亦作“疎逖”。亦作“踈逖”。
⒉ 指荒远之地。
引宋岳飞《奏辞男云特转恩命第四札子》:“臣奋身疎逖,冒国宠荣,陛下误恩,擢置重任。”
⒊ 指荒远地方的人。
引宋王安石《尚书左丞余靖制》:“朕有大賚,虽疏逖微细必加焉。”
宋任伯雨《述怀》诗:“谁谓方遴选,邂逅首踈逖。”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举人等草茅疏逖,何敢妄陈大计,自取罪戾?”
⒋ 疏远,闲散。
引明张居正《来雁说》:“居偏驳之朝,处疏逖之位,犹援物著化,垂眎后来。”
清薛福成《叶向高论》:“﹝向高﹞与疏逖之臣不同。疏逖之臣,见时势不可为,去之而已。”
字义分解
疏shū(1)本义:(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4)(动)疏忽:~于防范。(5)(形)空虚:志大才~。(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7)姓。(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
逖读音:tì逖tì(形)〈书〉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