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中


拼音:dīng zhōng

注音:ㄉ一ㄥ ㄓㄨㄥ

结构:丁(独体结构)中(独体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古[.好工具]代课税,征徭役,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丁中为其中主要两类。此制始于北齐。历代迭有变更。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课税,征徭役,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丁中为其中主要两类。此制始于北齐。历代迭有变更。

引《旧唐书·杨炎传》:“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文献通考·户口一》:“其应入役者,共计本户丁中用为等级,不得以折生蠲免。”

网络解释:

丁中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名称)

中国古代为征派赋役而将编户人口按照年龄进行划分的制度。“丁”﹐又称正丁﹑丁男﹐一般指主要承担赋役的适龄男子(有时也包括女子﹐称丁女)﹔“中”﹐又叫半丁﹑次丁﹑中男(或中女)﹐一般指年龄低于丁的青年﹐经常部分地承担赋役。丁﹑中用以与“老﹑小”相区别﹐丁中的年龄标准历代有所不同。丁中制也是判刑轻重的法律依据之一。

字义分解


读音:dīng,zhēng[ dīng ]

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2. 成年男子。

3. 人口。

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读音:zhōng,zhòng[ zhōng ]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