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文


拼音:bá wén

注音:ㄅㄚˊ ㄨㄣˊ

结构:跋(左右结构)文(独体结构)

造句

作者在跋文中特意注明,“名从主人,如属于四裔,要杂用其国家语”。

前面已失的徽宗题字部分加卷后跋文,是符合这一尺寸的。

两跋文情俱胜,纸上叹喟,其声可闻。

刚才都看入了神,通过这个跋文才知道少年的名字叫王画。

这篇跋文否定了后世词人对巫山神女所作的陈词滥调的亵渎,赞美了袁崧对巫峡自然景物的描写,可见杨慎独到的文学思想。

看着这幅画,再看这跋文上的序与诗,四个大人全部陷入了沉思。

甚么是教跋文?

在此跋文中他记录道,当他整理至《当今多吉勒巴赞》圆满时,突然发生地震,且毫无损伤。

解释


词语解释:

文(.好工具)体的一种。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后面。多用以评介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等。

引证解释:

⒈ 文体的一种。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后面。多用以评介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等。

引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每种书的末尾,都有嘉业堂主人刘承干先生的跋文,他对于明季的遗老很有同情,对于清初的文祸也颇不满。”

国语词典:

写在文章、书籍或画册后面的文字,内容多为后记、评介等。一般单称为「跋」。

网络解释:

跋文

跋文是文体的一种。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后面,多用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等,又称题跋或跋尾。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若干篇。

字义分解


读音:bá

跋bá(1)(动)翻山越岭:~山涉水。(2)(动)写在文章、书籍等后面的短文;内容一般为鉴定、评价、考释等:序~。

读音:wén

文wén(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2)(名)文章;作品:美~。(3)(名)文言:半~半白。(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7)(形)柔和;不猛烈:~雅|~火。(8)(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9)(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名)关于读书人的:~人。(量)一~不值。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