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僚


拼音:fǔ liáo

注音:ㄈㄨˇ ㄌ一ㄠˊ

结构:府(半包围结构)僚(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王府或府署辟置的僚属。

引证解释:

⒈ 王府或府署辟置的僚属。

引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冲觉寺》:“﹝清河王﹞懌爱宾客,重文藻,海内才子莫不辐輳,府僚臣佐,并选雋俊。”
《隋书·百官志下》:“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
清陈鹤《明纪·洪武元年》:“朕於东宫不别设府僚,而以卿等兼领者。”

网络解释:

府僚

王府或府署辟置的僚属。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冲觉寺》:“﹝ 清河王 ﹞ 怿 爱宾客,重文藻,海内才子莫不辐辏,府僚臣佐,并选隽俊。”

字义分解


读音:fǔ

府fǔ(1)(名)旧时称官吏办理公事的地方;现在称国家政权机关:官~|政~。(2)(名)旧时官府收藏文书、财物的地方:~库。(3)(名)旧时称大官、贵族的住宅;现在也称某些国家元首办公或居住的地方:王~|元首~|总统~。(4)敬辞;尊称对方的家:贵~。(5)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比县高一级:开封~|济南~。(6)(Fǔ)姓。〈古〉又同“腑”。

读音:liáo

僚liáo(1)(名)官吏:官~。(2)(名)同一官署的官吏:同~|~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