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齧


拼音:tù niè

注音:ㄊㄨˋ ㄋㄧㄝ ˋ

结构:兔(上下结构)齧(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1.兔子咬过的草。 2.病名。足跟部的痈疽。其状如为兔所啮,故名。

网络解释:

兔齧

兔齧1.兔子咬过的草。《淮南子·说林训》:“兔啮为螚。” 高诱 注:“兔所啮草,灵在其心中,化为螚,一说,兔啮,虫名。”2.病名。足跟部的痈疽。其状如为兔所啮,故名。《灵枢经·痈疽》:“发於胫,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

字义分解


读音:tù

兔tù(名)(~子)(~儿)哺乳动物、善于跳跃;跑得很快。

读音:niè

1.同“啮”。

2.啃、咬。《漢書•卷五十四•蘇建傳》:“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唐•杜甫《哀江頭詩》:“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齧黃金勒。”

3.侵蝕。《戰國策•魏策二》:“昔王季歷葬於楚山之尾,戀水齧其墓。”宋•陸游《秋日出遊戲作詩二首之二》:“薄雲韜日未成雨,野水齧沙爭赴溪。”

4.缺口。《淮南子•人間》:“夫牆之壞也於隙,劍之折必有齧。”

5.姓。如唐堯時代有賢人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