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


拼音:tōng jiàn

注音:ㄊㄨㄥ ㄐ一ㄢˋ

结构:通(半包围结构)鉴(上下结构)

造句

《资治通鉴》司马光着魏博指挥使杨仁晸,将所部兵戍瓦桥,逾年代归,至贝州,以邺都空虚,恐兵至为变,敕留屯贝州。

《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线装书则是《十州通史》,记录了十州的奇闻异事,历史通鉴,稗官野史。

二十四史百衲本,明朝大内藏书《御玺印谱》、宋版蜀刻大字本《通鉴》单张书页……书展二楼的古籍专场恍如“藏宝阁”,每一件都价值不菲。

断断续续的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搜集史料,这段历史比较影像和谐,史料很少,只有《资治通鉴》稍有记载,毕竟吃人在哪个朝代都不好听。

《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二,元丰七年正月辛酉条。

《隋书》与《资治通鉴》均记载文帝驾崩于大宝殿,这说明文帝临死前的病榻就放置于大宝殿。

其中一篇《读通鉴辑览书后》,真实地记录了义和团时期和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的情况。

比如赤壁之战,是奠定鼎足三分局面的关键战役,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资治通鉴》等史书对此亦有详细记载。

解释


词语解释:

共通的鉴定。

引证解释:

⒈ 共通的鉴定。

引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下》:“史臣美澹而讥邵者,岂所谓通鉴乎?”

国语词典:

《资治通鉴》的简称。参见「资治通鉴」条。

字义分解


读音:tōng,tòng[ tōng ]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读音:jiàn

鉴jiàn(1)(名)镜子(古代用铜制成)。(2)(动)照:水清可~。(3)(动)仔细看;审察:~别|~定。(4)(名)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引以为~|前车之覆;后车之~。(5)(动)旧式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惠~|台~|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