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寇


拼音:sī kòu

词性:名词

注音:ㄙ ㄎㄡˋ

结构:司(半包围结构)寇(上下结构)

造句

此后,即任向戎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立新君,这就是宋平公。

我鲁国四方连境,皆有守备,扫灭盗贼,何故不可也?且子为司寇,剿灭盗贼乃吾子之职份,何言不能禁止?

建德中,累迁小司寇,为使主,报聘于齐。

羊舌鲋担任代理晋国司寇后,渎货无厌。

司寇书的眼睛还没完全睁开,就听见一道急促的尖脆的女声。

司寇行戮,君为之不举,陛下为民父母,所宜矜恤。

比如,当时晋国的代理司寇叔鱼是一个贪官,叔鱼的哥哥叔向多次建议判处叔鱼死刑,孔子闻风相悦,“叔向古之遗直也。

柳昏花螟处,她迎风而立,如下洛灰蒙蒙的心情一般的天空下微风拂撩着司寇凌霜的衣袂,飘飘然。

不过司寇律昂可不是吃素的,征南战北又是当今“四司”。

不料司寇凌霜依旧衣袂嫳屑地信步纡徐前行着,居然连头都没回的就回了句“那是美人靠。

解释


词语解释:

司寇sīkòu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司法和纠察的长官

英minister of justice

(2) 姓

英surname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夏殷已有之。 周为六卿之一,曰秋官大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 春秋列国亦多置之。 孔子尝为鲁司寇,因与季氏不合而去。 清时别称刑部尚书为大司寇,侍郎为少司寇。按, 盛安,乾隆十年迁刑部尚书。参阅《书·洪范》、《周礼·秋官·大司寇》。

引唐张说《唐西台舍人赠泗州刺史徐府君碑》:“夫君子大守道而小守位,污隆随时,屈伸以义,去令尹而不愠,失司寇而遂行。”
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二:“尊人松石先生,与张得天司寇为莫逆交。”
按, 张得天,名照,雍正间官至刑部尚书。 清昭槤《啸亭杂录·盛司寇》:“公曰:‘臣为司寇,尽职而已。’”

⒉ 汉代刑罚名。罚往边地戍守防敌。司,通“伺”。

引《汉书·刑法志》:“隶臣妾满二岁,为司寇。司寇一岁,及作如司寇二岁,皆免为庶人。”
《后汉书·鲁丕传》:“坐事下狱司寇论。”
李贤注:“司寇,刑名也。”
《后汉书·张晧传》:“帝乃悟,减腾死罪一等,餘皆司寇。”
李贤注:“输作司寇,因以名焉。”

国语词典:

职官名。《周礼》秋官有大司寇,为六卿之一,掌理刑狱。后世称刑部尚书为「大司寇」,侍郎称为「少司寇」。

词语翻译

英语two-character surname Sikou, minister of criminal justice (official rank in imperial China)​德语Sikou (Eig, Fam)​

字义分解


读音:sī

司sī(1)本义:主管。(2)(动)主持、操作。(3)(名)一级机关内一部门。(4)姓。

读音:kòu

寇kòu(1)(名)强盗或外来的侵略者(也指敌人):海~|外~。(2)(动)敌人来侵略:入~。(3)(Kòu)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