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ái dīng
注音:ㄅㄞˊ ㄉ一ㄥ
结构:白(独体结构)丁(独体结构)
反义词:鸿儒,
造句
又,本因征役勋级以为荣宠;而比年出征,皆使勋官挽引,劳苦与白丁无殊,百姓不愿从军,率皆由此。
为丁香之道,白色系植物主打,有白丁香、太平花、珍珠梅等。
朝廷又哪有巡按宣封官圣旨的规矩?刘三爷本事再大,也只一白丁,以白丁直接授实授参将,如此一步登天的事,我大明还没这先例。
想想这江家如此地位,自然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更无案牍之劳形。
因此,珙桐、白丁香、白杜鹃、麻叶绣线菊、溲疏、天师栗、珍珠梅和白玫瑰等开白花的植物将被重点栽植。
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也许我的自信与我的良师好友们是分不开的。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相对于十四世纪中叶的中国人,无论是饱学鸿儒,还是普通白丁,他的那点儿可怜的世界历史知识,都称得上是渊博到了极点。
本市稍微有点人脉的人都知道,这家公司的背景通天,就算是一个部门经理,地区负责人,那也不是一般人,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解释
白丁báidīng
(1) 没有取得功名的平民
例往来无白丁。——(.好工具)唐·刘禹锡《陋室铭》英mon people in Chinese feudal society;illiterate person(2) 古∶平民。也指临时征集的无军籍的壮丁
英moner⒈ 指没有功名的人;平民。
引《隋书·李敏传》:“﹝隋文帝﹞谓公主曰:‘ 李敏何官?’对曰:‘一白丁耳。’”
宋岳飞《奏乞除在外宫观第三札子》:“伏念臣起自白丁,误蒙器使。”
明无心子《金雀记·掷果》:“家世洛阳,性习豪迈,甘为紈袴,又耻白丁。”
《十月》1981年第5期:“要唱独脚戏,自己吹自己……谈笑无白丁,往来皆知己。”
⒉ 指不学无术或缺乏知识的人。亦指文盲。
引唐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明王錂《春芜记·报仇》:“每尝闻得那季小姐精於翰墨,这封书,恰像个白丁写的。”
《人民日报》1981.4.4:“一分到公社卫生院我就开始学点业务知识,一两年下来,至少不是白丁了。”
⒊ 旧指临时征集的壮丁。也称白徒。参见“白徒”。
引《宋书·沉攸之传》:“既至京都,诣领军将军刘遵考,求补白丁队主。”
《南史·王敬则传》:“胡松领马军突其后,白丁无器杖,皆惊散。”
唐吴兢《贞观政要·论纳谏》:“更有勑旨,今年白丁多已役讫,若从此放免,并是虚荷国恩。”
《旧五代史·僭伪传二·刘守光》:“属瀛洲军乱,杀郡守, 仁恭(刘仁恭 )募白丁千人讨平之, 匡威壮其才,復使为帐中爪牙,令将兵戍蔚州。”
平民。
字义分解
白bái(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6)(名)象征反动:~军|~区。(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8)姓。(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10)(动)说明;陈述:表~。(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12)(名)地方话:苏~。
丁读音:dīng,zhēng[ dīng ]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2. 成年男子。
3. 人口。
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