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藜


拼音:zhēng lí

注音:ㄓㄥ ㄌ一ˊ

结构:蒸(上下结构)藜(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煮野菜。
古传孔子弟子曾参因其妻蒸藜不熟而出之。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及汉班固《白虎通.谏诤》。后人用以指代妇人的过失或作出妻的典故时多误'藜'为'梨'。

引证解释:

⒈ 煮野菜。

引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餉东菑。”

⒉ 古传孔子弟子曾参因其妻蒸藜不熟而出之。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及汉班固《白虎通·谏诤》。后人用以指代妇人的过失或作出妻的典故时多误“藜”为“梨”。

引明梅鼎祚《玉合记·义姤》:“妾方待岁,不止周星。弄管持觴,既免蒸梨之过;称《诗》守《礼》,何来唾井之嫌。”

国语词典:

蒸煮藜菜。

网络解释:

蒸藜

蒸藜是汉语词语,拼音为zhēng lí,指煮野菜。

字义分解


读音:zhēng

蒸zhēng(1)(动)蒸发:~气|~馏。(2)(动)利用水蒸气的热力使食物熟或热:~饭|~锅|~饺|~笼|~馍|~食。

读音:lí

藜lí(名)一年生草本植物;开黄绿色花;嫩叶可吃。茎长老了可以做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