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血


拼音:nóng xuè

注音:ㄋㄨㄥˊ ㄒㄩㄝˋ

结构:脓(左右结构)血(独体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脓和血的混合物。

引证解释:

⒈ 脓和血的混合物。

引《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初,军吏李成苦欬嗽,昼夜不寤,时吐脓血。”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枫香脂》﹝附方﹞引朱有燉《袖珍方》:“便痈脓血,白胶香一两,为末,入麝香轻粉少许掺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宰严限追比,旬餘,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

国语词典:

伤口溃烂所化的黏液与血液。

网络解释:

脓血

脓血是指脓和血的混合物。

字义分解


读音:nóng

机体组织由于细菌等侵入,发炎后坏死分解而成的汁液。是死亡的白细胞、细菌及脂肪等的混合物。

读音:xiě,xuè[ xuè ]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 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