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


拼音:xī zhōu

词性:名词

注音:ㄒ一 ㄓㄡ

结构:西(独体结构)周(半包围结构)

造句

出土一大批相对完整的青铜器、原始瓷器和印纹陶器组合,年代约在西周至春秋阶段,填补了福建地区此阶段考古学研究的许多缺环。

在宝鸡茹家庄西周墓中,也发现此类圈手铜人,表明与三星、金沙有亲族关系。

当年西周王道陵迟,齐桓公、晋文公才能应运而起;王室一旦安宁,诸侯就只能贡奉周朝,尽臣子的职分了。

西周的毛公鼎上刻有文字,这些文字通常称为“铜器铭文”或“钟鼎文”。

琉璃河遗址是西周燕国的始封地,也就是文献中的“燕”。

西周厉王暴虐奢侈,以杀“弭谤”,对批评其过失者,格杀勿论,终使“国人莫敢言”。

古书的记载和出土的文物,都说明了我国早在西周时代已经明确分煮。

交杯酒大约起源于新时器时代晚期,婚礼合卺始于夏商、西周时代。

这套四马驾辕的“青铜车”,车辖、车輨、车軎等相继露出,给世人初步展现出西周“第一豪车”的气势。

其中,陈介祺收藏的西周毛公鼎原件及其原拓片也亮相潍坊。

解释


词语解释:

朝代名。

指周都镐京。(好工具.)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引证解释:

⒈ 朝代名。 周自武王至幽王都镐京,平王迁都洛邑,以镐京在洛邑之西,故称幽王以前之周朝为西周。

引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西周之美可寻, 文武之迹不坠。”
《通志·三王纪下》:“自武王元年己卯,至厉王四十年己未,二百八十一年;自共和元年庚申,至幽王十一年庚午,七十一年,共三百五十二年为西周。”

⒉ 指周都镐京。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引《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宗周也” 汉郑玄笺:“宗周,镐京也,谓之西周。”
《国语·周语上》:“幽王二年, 西周三川皆震。”
韦昭注:“西周,镐京也。”
晋潘岳《西征赋》:“秣马皋门,税驾西周。”

国语词典:

朝代名。(西元前1111~771)​周武王至幽王定都镐京,故称为「西周」。

词语翻译

英语Western Zhou (1027-771 BC)​法语dynastie Zhou de l'ouest

网络解释:

西周 (中国历史朝代)

西周(前1046—前771),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

字义分解


西读音:xī

西xī(1)(名)西方:~边|~南。(2)(名)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3)(名)姓。

读音:zhōu

(1)(名)圈子:绕场一~。(2)(名)周围:四~|圆~。(3)(动)绕一圈:~而复始。(4)(形)普遍;全:~身|~知。(5)(形)完备;周到:~密|~详。(6)(名)星期:~报|~刊|~末。(7)(名)即周波;交流电的变化或电磁波的振荡从一点开始完成一个过程再到这一点;叫一个周波。周zhōu(动)接济:~济。周zhōu(1)(名)朝代;约公元前11世纪起到公元前256;姬发所建。参见“西周”;“东周”。(2)(名)北周。(3)(名)后周。(4)(名)姓。